佛像的姿勢蘊含驚人秘密--銅佛像
在佛教藝術中,佛像的姿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。佛教藝術的目的,就是經由雕塑和畫像,向信徒表述佛法。銅佛像的姿勢就是佛法的一種宣示,重要性不亞于典籍,絕對不能馬虎。哪個手指曲哪個手指伸,掌心朝內還是朝外,手掌向上向下還是橫向,都可能傳遞不同的信息。
金剛乘時代佛教“三密”中的身密,指的就是以手印為代表的通過姿勢感受佛的智慧與力量的法門。密教屬于直接追求成佛結果的宗派,憑借結印、真言、觀想,與佛互融,從而進入覺悟的最高境界——涅槃。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論,佛與眾生本就是不一不異的,斷絕無明眾生即刻是佛,所以,包括手印在內的三密,幾乎可以看作是一種轉變的開關。到了公元一世紀,隨著佛教的傳播,信徒大量增加,信眾分布的地域也越來越廣泛。佛教的一些原始規則也發生了一定的修正和溫和化。這一時期的佛教藝術以犍陀羅和秣菟羅為代表。前者地理位置靠西,受亞歷山大東征影響,他們的作品有很濃重的希臘雕塑風格。秣菟羅在東,還有很強烈的印度本土藝術痕跡。
到了公元三世紀,大乘佛教開始興起。由于大乘佛教號稱度一切有緣眾生,對于受教者的學歷沒有明確要求,因此,單純的思辨已經不適合傳播學的需要了。佛像頭部的光環中雕刻了蓮花,層層圍繞著不同花紋的環形圖案,以此象征著佛陀的般若妙智。到了中后期,佛像的姿勢逐漸變得豐富多彩。配合著佛教里的一些重要概念,蓮花、金剛杵、法鈴等象征主義道具開始大量出現,與這些道具配合的手勢也有了愈加精確和固定的規則。我們只知道佛像胸前有萬字圖,手指有曲有伸,有蓮花臺。這些姿勢都有自己的意義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中國九大佛像分別在哪里
- 銅香爐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薩銅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銅像
- 如何區分銅佛像的真假
- 銅佛像的彩繪工藝
- 明代銅佛像特征
- 藏傳彌勒佛雕塑|藏傳彌勒佛銅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電母
- 送子觀音娘娘正常發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