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一佛像就有一個世界的說法嗎--銅佛像
佛造像,就是用泥塑成或用石頭、木頭、金屬等雕成一定的形象。古代為生人、亡人或自己祈福,多有于僧寺,或在崖壁間鐫石成佛像。以石刻者,今存有北魏時河南龍門造像和山西大同云岡石窟造像等;“造像”二字本身就非常傳神,值得玩味。造像因刻工之緣故,謂之“造”十分妥帖。古人所用的字眼,異常精辟,歸根結底決定于漢語言的豐富性。一個民族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得益于漢字,這種文字必定不簡單。
佛造像包含民間文化的因素,與文人士大夫的書法創作存在一定的區別,但就哲學體系而言,同屬中華文化的認識論和陰陽觀。民間藝術傳承的是中華民族的本原哲學本體,文人士大夫表現的是人的情感理念。簡單地說,造像寄予的是生死,更粗陋直接一些,《蘭亭序》同樣是生死觀,更精美含蓄一些,兩者本質一致。每一尊造像與人的內心都是一種合拍的生活節奏方式,包含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“敬”,一種敬畏,一種詩意,一種修養。造像從形式上來看,一是書法,文字的藝術魅力;二是發愿文內容,個人直接的精神寄托。造像題材通常是民眾崇奉對象的反映,發愿文主要表達信徒的愿望和追求,包含了對佛教信仰的認識與理解。常見的發愿文多半為三言兩語,難成系統,這一情況真實地體現了多數信徒的水準,但也有一部分信徒對于佛教具備系統的認識。
銅佛像的鑄造在當時是一種習俗,也是一種載體。作為一種儀式,具有中介作用。中國文化是一種“神性”文化,冥冥中有不可言說的部分,在祭祀、祭神、驅妖、巫術的過程中,都具有一定的儀式,由此可以產生寄托和感悟。造像也是一種信仰,記錄了佛教在當時的興衰流變,與儒道的融合。造像是一種多元融合的產物,也是歷史積淀的常務,也是一種美的藝術,更是一種美的創造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中國九大佛像分別在哪里
- 銅香爐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薩銅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銅像
- 如何區分銅佛像的真假
- 銅佛像的彩繪工藝
- 明代銅佛像特征
- 藏傳彌勒佛雕塑|藏傳彌勒佛銅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電母
- 送子觀音娘娘正常發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