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勒佛像的來歷
在我國大乘佛教中,彌勒佛像是未來佛,將會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后,降生在婆娑世界修道,成為婆娑世界的下一尊佛,在佛教諸佛中,彌勒佛像的造型非常的逗人喜愛,與其他嚴肅的佛像有些不同,只見彌勒佛像坦胸露腹箕踞而座。
彌勒佛生于南天竺婆羅門家,與釋迦牟尼佛是同時代人。后來隨釋迦出家,成為佛弟子,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入滅,為一生補處菩薩,生于兜率天內院。之后因緣成熟時,從兜率天宮下生人間,紹釋迦如來之佛位,到那時,娑婆世界(即我們所生活的世間)閻浮提有翅頭末城,其王名儴佉的,彌勒屆時將托生于此城中一個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,降生、出家、成道、說法,其經歷一如釋迦牟尼佛——于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,以三會說法化度無量無邊的眾生。初過去之彌勒,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,故稱為慈氏。乃至成佛,猶立是名也(所以雖然名義上稱之為“彌勒佛”,實際上其仍為菩薩)。
其實佛教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,而是從古印度流傳而來,彌勒佛在剛開始傳入的時候,彌勒佛并不是這尊模樣,而是與傳統的佛像一樣,莊嚴肅穆,頭頂布滿卷曲的小螺髻,豐頤慈目,大耳垂肩,身披袈裟,毫無表情,和我國本土的彌勒佛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我們熟悉的這尊彌勒佛像造型,歷史上確實有其人,他是五代后梁時一位名叫契此的游方僧人,據《宋高僧傳》卷二十一、《佛祖歷代通載》卷二十五載,他是浙江奉化人,容貌古怪,長得矮胖,肚子奇大,常用竹桿挑著一個大布袋,面帶笑容,四處化緣,他見物即乞,語無倫次,隨地寢臥,如顛似癡。他善知天文、陰陽,天要下雨時,就穿濕布鞋;亢旱時,便著根木屐,人們都以此作為天氣的征兆。他還能預知吉兇,為人驅邪避禍。
契此瘋顛的行為引起了人們極大興趣,他的圓寂也頗為奇特,后梁貞明三年(公元917年),契此來到奉化岳林寺東廓,端坐在一塊盤石上說偈曰:“彌勒真彌勒,化身千百億;時時示世人,世人自不識?!辟十?,安然而逝。人們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位和尚竟然是彌勒佛的化身。因此后世彌勒佛像造型就是以布袋和尚為原型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中國九大佛像分別在哪里
- 銅香爐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薩銅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銅像
- 如何區分銅佛像的真假
- 銅佛像的彩繪工藝
- 明代銅佛像特征
- 藏傳彌勒佛雕塑|藏傳彌勒佛銅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電母
- 送子觀音娘娘正常發貨